阿良的嵌入式系統技術學習區
分享嵌入式系統技術文章,開設嵌入式系統相關教學課程,可洽談: iws6645@gmail.com 簡歷: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nliangsun/
顯示具有
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教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深植於台灣某些族群心中的 沙文主義(chauvinism)
›
發現有種近似沙文主義(chauvinism)的觀念,越來越深植於年輕學生的心中。那觀念就是:「考上名校的人本來就應該享受社會大眾所供養的大量資源;而考不上就是代表你自己不努力或者能力不夠好,誰叫你考不上?」 但事情是這樣啦,考試制度、考什麼內容,其實也只是某些掌握權力的「人」...
2023年5月16日 星期二
「應付考試」 真的 不一定等於 「 學習」
›
在臉書上看到 曹齊平老師/學長的這篇 貼文 : 而 後輩我 個人的感觸如下: 曹齊平老師/學長 是大約在40年前的成大工程科學系畢業的學士、以及清大動力機械系畢業的碩士,那年代的大學很少、碩士更少,當年要考上這些學校,難度比近20年來考上這些學校的難度困難太多。要論考試,他絕對...
2023年2月13日 星期一
很榮幸能在各科技大學兼任講師,得以貢獻分享個人經驗及所學於 科技大學
›
除了自己針對產業界公司的工程師學員們所開設的一系列 嵌入式系統技術輔導與諮詢課程 以外, 在學校端目前已在 明新科技大學 的資訊工程系及推廣教育中心的龍巖學院班級課程兼任講師兩年, 而這學期開始於 崑山科技大學 資訊工程系 兼任講師 。 感謝感恩 崑山科技大學 崑山科技大學...
2022年8月9日 星期二
收到一位過去的大學生學員的正面response
›
----- 個人簡歷: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nliangsun/ ‼本園區開設之技術課程進一步詳情請參見下方blog網頁的課程介紹👇: 本園區所開設之各技術課程 本學習區之Facebook粉絲頁如下: -------------...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台灣社會迷信填鴨考試成績學歷且輕忽技職教育是對的嗎? 看看 世界名校(加州柏克萊)電機博士、企業頂尖人士對於台灣教育的看法吧!
›
我個人在私立科大擔任兼任講師,我認為教育其中很大的一項關鍵就是 楊光磊博士Konrad Young (他是 前台積電研發處長、加州柏克萊電機博士、Intel資深顧問,他一路以來都是出身於名校且資歷豐富,他關心且重視教育,也鼓勵技職教育) 在 他的一篇臉書PO文 的留言區回覆所提到...
2021年12月13日 星期一
所謂的學歷「好不好」 只是種文化信仰
›
個人認為, 沒有所謂學歷好不好 這件事 根本沒有什麼人的學歷是不好的 面對一項知識、技術,都是看自己當下有沒有心去學而已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有沒有名校學歷、學歷高低,最實質的差異就只不過是台灣社會群體的文化信仰 罷了,也就是所謂的 刻板印象和人云亦云 。 . 如果台灣社會人民...
2021年11月4日 星期四
非本科系學歷出身,卻願意來學電資工程領域的人,可能才真正適合電資!
›
台灣人很多都會負面思考,例如遇到有名氣的權勢就放棄對抗,或者說做這些都沒用啦、講這些都沒用啦、忍耐吞一下就過了啦....之類的 又例如,很多人有門戶之見,看到非本科系(如文學、食品、機械) 想來學習電資工程,就會有一些歧視,說人家不是本科系學歷出身、沒基礎、沒概念、落後好幾年等等...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務實致用才是教育的最大核心目標! 技職教育的珍貴價值和產出,是你我的生活中所必須的!
›
專業技術、技職教育的珍貴價值,是你我的生活中所不能缺乏的(必須的), 每個人的「食、衣、住、行」都需要技職教育的成果! 務實致用才是教育的最大目的! 教育絕對不該只是培養一堆打嘴砲和寫廢紙的。
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小時候在教育體制的填鴨考試成績分數,真的都能決定一輩子嗎? 執著名校學歷血統的迷思?
›
台灣有許多人很執著小時候的填鴨考試成績、學歷校名血統,但其實若只看小時候的成績,其實不太準確,也無法代表一個人的發展。 我在讀國中時期開始,很討厭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每天寫一堆考卷的教育方式感到厭惡,國中畢業時,學校的考卷累積起來堆積如山(好幾大箱),我不知道這樣做的意義是什麼,也...
1 則留言:
2021年10月21日 星期四
高職學校的專業 值得高度尊重
›
高職學校的專業 值得高度尊重,下方連結FB PO文為 大安高工汽車科進修部 楊老師的臉書。 這些實學才能真正幫助台灣!
2021年8月20日 星期五
願意去應對台灣的填鴨考試,其實不能代表一定很聰明;對考試沒興趣,也不代表不聰明。
›
學生如果對填鴨教育考試沒興趣,不代表能力不好或者不聰明; 而願意準備考試的,也不代表就是聰明, 每個人各有特點專長,不該用某些標準去將人隨意區分高低,對填鴨教育考試沒興趣,不代表能力不好或者不聰明。 這些是華人圈古代科舉思維所帶來的常見迷思,至今一堆人搞不清楚, 這也是名校和學歷...
2021年5月13日 星期四
小時候不喜歡填鴨教育和考試,絕對不代表不聰明。絕對不要放棄自己
›
個人簡歷: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nliangsun/ 我個人很喜歡做專業領域的研究(產業技術和學術) 但是我也是差點被教育體系給弄到不可能像是有今天這樣接觸專業領域研究的機會, 很感謝高三在統一補習班的電子學老師和基本電學老師、高二時...
2021年5月6日 星期四
每個國家都適合起源於歐洲的學術界機制嗎?
›
新聞標題: 台灣論文造假數全球第二!私校工會嘆:學術道德淪喪至此 新聞標題: 台灣學術造假世界第二!教團:學界已無恥感 ----------- 雖是去年的新聞 但還是印象深刻 基本上,我覺得學術研究這套,在世界上的某些愛演戲的文化充斥的地區的國家,是很難玩起來的,因為學術...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最近看到關於學術界的一些新聞
›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這則與台北教育大學和高雄科大相關的 鏡周刊的新聞 。 至於事情的更進一步之來龍去脈和結果,或許就只能靜待政府相關單位的調查和後續作為。 這幾年來,與大學/學術界相關的新聞報導其實很多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GOOGLE搜尋) 例如 幾年前的 台大醫學論文事件 ...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幾十年不變 依舊填鴨的教育文化
›
最近看到在國立科技大學任教的教授朋友分享現在國中學生的教育狀況 (他的小孩讀國中) 及其核心文化依然和過去數十年的填鴨方式差不多,有些感想。 台灣基層教育教了一大堆填鴨式學科內容塞給學生,如果只是逼學生以填鴨、死背(或硬記)、應付考試的方式為主(囫圇吞),使得多數學生缺乏深度思考...
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學術/科學論文應該很實事求是,但文化上卻常有許多八股文化?
›
學術/科學/工程的本質是要求是求真,而不是空中閣樓、作夢式或迷信/八股文式的虛有其表,其中任何的作為應該要有它的客觀道理。 例如不該為了列Reference paper只為刻意彰顯得自己的論文很有貢獻而硬要列Reference paper,未必這樣才代表有貢獻,應該要看真實的狀況...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大學系所的招生問題遠比我想像中的快? 以中字輩大學工程系所碩士班系所組報名狀況為例, 但其實少子化的影響還沒有真正到來
›
最近稍微看了一下一些大學碩士班的招生簡章和報名人數統計,才猛然發現 沒想到已經有國立中字輩大學的理工相關科系的碩士班組別考試報名人數掛0了,也有系所的報名人數和招生人數相當接近(例如要收3人而只有2人報名)...而且還是相對好找工作的理工相關科系(例如戊組的考科所對應的領域,如...
什麼是文憑學歷和產業公司之間的惡性循環? 一張圖告訴你
›
一張圖告訴你 什麼是文憑學歷和產業公司之間的惡性循環(花了五分鐘想了一下然後就畫了這張圖) (1) 許多人在大學除了修課之外(大多是量多而質不精),沒累積什麼職場上能用到的實務經驗和做人處事共同合作的能力 -> (2) 許多產業界公司為了選到有基本能力的人,所以只好從至...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關於研究所甄試(推甄)文化之許多系所的本位主義
›
包含自己當年推甄研究所所進行的許多觀察,到現在回學校觀察各名校系所碩士班甄試招生的狀況的一路以來經驗和感想: 現在許多名校大學部的學生是來自有錢人家的家庭。而近十幾年來,甄試(推甄)佔據研究所碩士班招生很大一部分的名額比例,但是許多名校研究所因為本位主義大過於實際客觀程度,大多不...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從電機電子工程專業的一個小小議題來看台灣的大學學術界 與 研究所碩博士
›
有熱心網友覺得上一篇和硬體電路基礎相關的技術教學探討文章的內容太硬( https://jimsun-embedded.blogspot.com/2020/12/arduino.html ),並非每個人都具備相關基礎知識,所以他建議可以先列舉出重點。 我完全可以理解他所說的,也很感...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