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良的嵌入式系統技術學習區
分享嵌入式系統技術文章,開設嵌入式系統相關教學課程,可洽談: iws6645@gmail.com 簡歷: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nliangsun/
顯示具有
社會議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社會議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2月4日 星期四
幾十年不變 依舊填鴨的教育文化
›
最近看到在國立科技大學任教的教授朋友分享現在國中學生的教育狀況 (他的小孩讀國中) 及其核心文化依然和過去數十年的填鴨方式差不多,有些感想。 台灣基層教育教了一大堆填鴨式學科內容塞給學生,如果只是逼學生以填鴨、死背(或硬記)、應付考試的方式為主(囫圇吞),使得多數學生缺乏深度思考...
2021年1月26日 星期二
學術/科學論文應該很實事求是,但文化上卻常有許多八股文化?
›
學術/科學/工程的本質是要求是求真,而不是空中閣樓、作夢式或迷信/八股文式的虛有其表,其中任何的作為應該要有它的客觀道理。 例如不該為了列Reference paper只為刻意彰顯得自己的論文很有貢獻而硬要列Reference paper,未必這樣才代表有貢獻,應該要看真實的狀況...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什麼是文憑學歷和產業公司之間的惡性循環? 一張圖告訴你
›
一張圖告訴你 什麼是文憑學歷和產業公司之間的惡性循環(花了五分鐘想了一下然後就畫了這張圖) (1) 許多人在大學除了修課之外(大多是量多而質不精),沒累積什麼職場上能用到的實務經驗和做人處事共同合作的能力 -> (2) 許多產業界公司為了選到有基本能力的人,所以只好從至...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五
關於研究所甄試(推甄)文化之許多系所的本位主義
›
包含自己當年推甄研究所所進行的許多觀察,到現在回學校觀察各名校系所碩士班甄試招生的狀況的一路以來經驗和感想: 現在許多名校大學部的學生是來自有錢人家的家庭。而近十幾年來,甄試(推甄)佔據研究所碩士班招生很大一部分的名額比例,但是許多名校研究所因為本位主義大過於實際客觀程度,大多不...
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
【 Repeat】為何學術論文績效不適合許多工程領域
›
對於須要實務驗證的工程研究領域來說,只看到論文是真的不太可信 以許多包含軟硬體實作驗證論文所提方法的領域來說,必須能看到所有實際的程式碼與電路圖之類的東西 才能知道到底有沒有真的按照論文裡面提出(包裝)的方法去做?有沒有做正確?實驗結果有沒有和論文實驗數據差不多?甚至到底有沒...
2020年11月29日 星期日
「人」不是產品/物品,而是有著無限可能的生命
›
奉勸 別成為一輩子讓學歷文憑(產品標籤)所定義的和影響的產品。 同樣的,也不要用產品標籤的方式去定義一個「人」,因為人有各種可能性,人並不是產品/物品 實際上有多少的專業背景和實際專業技術開發經驗才是重點,畢業證書在實質意義上就只不過是一張學費繳費證明 「人」不是產品/物品,而...
2020年9月9日 星期三
市場上最流行的嵌入式平台(Raspberry Pi/Arduino/STM32)都是外國貨? 台灣的去哪了?
›
台灣有聯發科、聯詠、瑞昱等這些有擅長做網路多媒體類的SoC晶片的公司;也有新唐、盛群、笙泉、松翰等擅長做 MCU晶片的公司 結果台灣自己的學校,特別是許多大學校院,不管是系所開課、研究單位或者起碼九成以上的學校實驗室用到網路多媒體類的嵌入式平台大多都選用Raspberry Pi(...
2020年6月27日 星期六
在台灣教育體制下之小時候對數學考試沒興趣,其數學能力就一定會一直爛嗎? 書讀越高越高尚?
›
看完「做工的人」六集電視劇,回想自己的一些歷程,有些感觸。 又是長篇大論,講講自己的古(雖然才剛滿29歲),算是給自己作個歷程回顧,看不爽的人就不要看。 自己老家住的是40幾年擁擠老舊的小公寓,再基層不過的勞工家庭。 自己在就讀國小高年級時期的數學科的表現被班導師徹...
2020年6月15日 星期一
應用科學/工程領域的論文發表
›
就應用科學領域中,除了特殊的發展模式之外(如開源社群),有誰會真正將有商業價值的核心技術內容拿去發表成論文、公開自己公司團隊的 know-how ,把技術機密告訴人家,吃飽沒事幹地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對手?把記載自己公司核心 know-how 文章版權送給出版商,然後可能還...
2020年5月18日 星期一
【社會基層勞工議題】【送貨員的辛勞】
›
今天去便利商店,看到送貨員開著一台大貨車停在便利商店外,並且獨自一個人下來卸貨(光在台南擁擠的街道馬路上停好那麼大台的貨車,還要注意附近有無行人、腳踏車或機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在台灣多數的縣市角落大多都是一樣的狀況)。接下來將貨車後面的升降板升上去,透過熟練的手法將一...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