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之前寫的2篇文章:
- 「名校學歷」真的值得迷信和過度崇拜嗎?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實際經驗和看法
每次在書局翻到高職參考書,都有感覺,
高職專業科目課綱(至少我讀過的電子科系) 的理論課程基礎真的很多、很紮實,而且我甚至認為內容太多了 (對那年紀的學生而言)。
(學太多,很多內容考完試如果沒常用,就會就逐漸淡忘。但是,這個問題,其實在普通高中體系更嚴重,大多只是為了考試而學)
以最近在書局看到的高職「微處理機」科目的幾本參考書內容為例,包含 CPU組織架構(以x86和Z80為例)、指令集/組合語言、各式記憶體種類(DRAM、SRAM、NAND/NOR Flash、EEPROM等等)、各式週邊(GPIO、Timer、UART/RS232、I2C、SPI、ADC、DAC等等)、isolated-I/O、memory-map I/O、中斷、RISC/CISC、堆疊、Cache觀念,甚至連多核心架構都有介紹!也有8051 MCU內容。
計算機概論的內容也不錯,而關於上層軟體的實作相關方面有VB程式語言(以這階段來說我認為蠻適合)。
在屬於類比電路方面的基本電學和電子學的內容,幾乎全部都是電學對應的數學計算,也沒比大學的電子學簡單 (我在讀科技大學的時候的電子學課本是名校大學也都在用的smith電子學的第五版,這本是電子學其中一本bible),基本上教學的重點內容是幾乎和高職時期的這些科目相同的,而數位邏輯電路也是一樣(讀科技大學時期是用morris mano的digital design,這本也是該領域bible課本)。但是大學的授課時數相對少(每周三小時、扣掉期中考期末考和一些國定假日,大學實際授課時數會很多嗎? 其實不會比高職紮實的,但高職那時年紀較小是真的,但是厲害的學生還是有,學習看個人)
其實很多高職課本和參考書裡面的專業知識,許多人讀到名校碩士甚至博士畢業,當了業界工程師或大學教授,都未必清楚,甚至有些人對這些基礎沒聽過(很多人在大學修課就像沾醬油,早忘光了),
很多讀到名校碩博士畢業的人可以捫心自問,自己真的熟悉這些基礎觀念嗎?
技職教育在台灣被歧視和忽視,對台灣社會是極大損失。
誰說高職沒有理論基礎?
(附上近期在書局看到的其中幾本參考書照片,而照片中有兩本書的作者是自己當年就讀的高職電子科的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