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年9月24日 星期三

沒有任何學術論文,卻創造全球影響力:Linus Torvalds 與 Linux 開源傳奇

 



Linux作業系統核心(Linux kernel) 的發明者/長年主要核心維護者 : Linus Torvalds 的這一輩子 從來沒有 投稿過任何一篇 IEEE、ACM或其它任何 SCI 國際期刊論文 或 研討會論文、USENIX論文 (所以,他的學術論文發表數量是0,完全沒有,連1篇都沒有)。但是Linux作業系統真實的正面貢獻和影響了全世界數十年迄今,使用Linux作為其系統軟體的電子產品(Android/安卓系統 的 底層核心也是Linux kernel),在全世界已經累積數百億台,例如:手機、安卓智慧型手機、數位電視、數位機上盒、智慧音箱、車用使用者介面系統及各類的網路通訊設備等等,族繁不及備載。

Linus Torvalds在網路上公開發佈Linux kernel的初版原始程式碼時,是他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而他從大學到碩士畢業,總共花了8年,因為時間和心力大多花在Linux kernel的開發上面。
而Linux作業系統也是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的經典大型專案,其程式碼是開放、任何人都可參閱其細節內容,也可進行各種驗證實驗,完全是公開的。

如果你在 IEEE Xplore ( IEEE期刊論文及研討會論文的收納及搜尋平台/論文資料庫) 去搜尋 Linus Torvalds 的名字 (可設定搜尋欄位為Author也就是論文作者),也只會看過他曾經有一次受邀去IEEE的某場研討會去作主題演講(keynote), 那是在2018年,當時他暫時離開Linux核心開發社群。而他個人 並沒有任何實際的 IEEE 論文發表 ( 沒有任何的IEEE期刊論文或研討會發表)。但是IEEE反而曾經主動給他獎項,大概也是在沾Linus Torvalds的光。
(註: IEEE的全名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也就是 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雖說是工程師學會,但實際上大多都是大學/學術界教授們在玩的投稿目標組織。)

如果你在Google scholar(Google學術搜尋)去搜尋 Linus Torvalds的名字,只會找到一些他的 技術文章/ 評論 / 專欄 / 觀點 或者 在研討會作keynote演講,這些都不是傳統的peer-reviewed(同行審查)的學術論文/SCI期刊論文,也就是以台灣的學術界/大學的標準玩法來說,這些幾乎都無法被認列為任何博士班畢業門檻或者教授升等門檻之類的論文發表績效(KPI)。所以他確實完全沒有任何學術界論文的投稿及發表,不過他的真實學術成就/專業成就早已經是不言而喻。

按照Linus Torvalds長期的發言內容或風格來看,他對學術界那些績效升等頭銜(個人利益)遊戲也沒興趣,也不會想要去拿什麼博士學位,這種專業技術成就及對全世界的影響力也無庸置疑,再多的博士學歷、教授頭銜也無法比擬。

包含Linux在內的電子裝置/設備的數量,在全世界已經累積數百億台。
並且學術界的計畫或論文,也大量在使用人家Linus Torvalds等人所研發/維護的 Linux作業系統。

Linus Torvalds等開源技術社群高手的風格,這是台灣應該去效仿的典範。在資訊化的時代,任何領域的學術研究過程及成果應該要盡量開源(open source),才能真正稱得上學術研究成果 (因為過程細節都可供檢視及延伸做為下一階段研究的基礎)。
而不是整天迷信論文發表數量績效和學歷,原因是基於大學/學術界論文績效制度玩法/文化的荒唐: 大多數的學術界論文根本不會有研究過程的細節,大多只會有說法、方法(故意列出漂亮的數學式,但有沒有實現、有沒有實現正確,除了作者以外沒人可以知道,但論文都顯示其實驗成果數據有多漂亮),以許多電資類的系統開發類的論文為例,例如嵌入式系統或IoT應用題目的論文即是如此。

況且如果沒花大錢去購買閱讀權 (光要閱讀每一篇IEEE研討會論文,就要付一千多元新台幣,大多是公立大學用納稅錢去買一堆期刊的閱讀權,價格非常高昂。又或者是Open Access開放式類型的期刊論文,其付費方式只是改為在論文被接受刊登錄取時付費,然後就可以被公開閱讀,這當然通常又是計畫經費納稅錢買單,通常每一篇論文 要付 新台幣 5萬多元 到 6萬元 上下。這些等同是相當封閉的圈子之下的玩法,反而極度缺乏科學的開放精神),所以有太多的垃圾論文及假論文 (為了拿到發表績效、學歷、教職、升等等利益而作,並非都純粹為了研究),以及其所延伸的碩博士學歷去創造更多的假成果,這些都基於納稅資源,實際上是非常嚴重的內耗。
綜上內容,客觀來看,並不是有學界的論文發表績效,論文績效一大堆都有自己的名字掛在上面,就代表是在做研究。許多人只是想要拿到體制內的個人利益 (透過體制內的績效數量遊戲去得到)。

反之,並不是沒有意願去搞學術界的論文就是沒有在做研究,開源技術圈其實太多沒有在玩學界論文發表績效遊戲的案例。
補充: Linus Torvalds不只是 從來沒有在 IEEE發表過任何論文,他也完全 沒有 在ACM或其它任何SCI學術界期刊、學術界研討會、USENIX組織刊物 發表過任何論文,完全沒有,連1篇也沒有,Never。

他的碩士論文: 《Linux: A Portable Operating System》有被那些學術界論文組織收錄,但 完全不是 他去投稿學術界期刊或學術界研討會的那種論文,並不是能被認列為博士班畢業門檻或教授升等的那種論文KPI績效。而他的碩士論文內容主要就是介紹他發明/開發的Linux OS kernel及其在可移植性(Portability)方面的設計/實作細節。

-----

歡迎各方洽談合作,務實/踏實追求共好。歡迎電機電子資工本科系學員,也很歡迎非電機電子資工本科系的學員加入學習嵌入式系統技術/尋求轉職成為研發工程師的行列。

孫文良 個人簡歷: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nliangsun/


‼本園區開設之技術課程進一步詳情請參見下方blog網頁的課程介紹👇:
本學習區之Facebook粉絲頁如下:

--------------------------

孫文良 (阿良的嵌入式系統技術學習區)

【若需要嵌入式系統技術輔導課程 可來信洽談合作方式: iws6645@gmail.com,亦可先點擊參考這篇介紹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