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5年10月3日 星期五

「只看校名,不看內容」:台灣業界短視近利,惡性循環下的高教崩壞

 

有位 在大學階段畢業於 清大電機資訊學院學士班、碩士畢業於 交大電信工程研究所 的 畢業生 新學員(剛服完役,目前在找工作)在諮詢課程的過程中跟我分享,

他覺得他的修課及碩士論文「很水」(近似 不太充實、虛有其表的意思),且內容導向與多數的產業工作幾乎沒什麼關係。也覺得最近似乎不是那麼容易錄取一線 IC design house的軟韌體工作,所以想找我上課,開始學習實際真正與工作內容有關的基礎,累積一些找工作時可呈現的內容。

我告訴他,其實絕對不是只有他這樣,十幾年前我接觸成大之類的學校,發現很多人都是這樣(學習過程或學位論文內容 很水 或 幾乎無關於工作內容),只不過台灣的許多大公司在招募時大多就是看學歷校名決定是否錄取(當然還要相關科系名稱,以及被覺得順眼),根本不管其它實際面向(例如在學校的學習方向與內容,面試前刷題這種應付考試式的方面不算),造成多數人在校所學都和工作大多無關(除了修課碰到一些相關觀念之外,但是距離實際開發內容差距是有些太遠,但大多數課程真的很水,尤其是研究所課程)。

幾個月前有位找我上課、目前在 Nvidia(輝達)服務的新人工程師學員的狀況也是如此。

包含那些在面試時覺得應徵者的在校所學與該職缺內容無關的負責面試應徵者的工程師或主管們,他們自己本身過去大多也是這樣(所學幾乎與工作內容無關 或 很水)居多,只不過他們在公司有開職缺時靠著校名進去公司罷了,然後開始出一張嘴去嫌畢業生的在校時期接觸的內容與該職缺工作無關(那你還找人家來面試幹嘛?)

台灣業界(社會)那種只想撿現成、短視近利、要人家厲害又要人家服從、這個也要那個也要、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爛文化真的應該要改改。

我認為「很水」的根源,本來就不是這些學生,他們只是結果,根源是台灣的 產業、大學/學術界,甚至是整個台灣社會,看事/做事的過程大多都「很水」、「粗糙」之下的結果。

近年來,來找我上課的學員,來自聯發科、輝達之類的公司的新人,且是畢業於台清交成碩士博士班的學員越來越多,其實讀名校畢業甚至進去大公司之後,許多嚴重障礙自己的根本問題並沒有解決,應該說只是剛開始,家長們和整個社會應該去正視這點。

-----

歡迎各方洽談合作,務實/踏實追求共好。歡迎電機電子資工本科系學員,也很歡迎非電機電子資工本科系的學員加入學習嵌入式系統技術/尋求轉職成為研發工程師的行列。

孫文良 個人簡歷: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nliangsun/


‼本園區開設之技術課程進一步詳情請參見下方blog網頁的課程介紹👇:
本學習區之Facebook粉絲頁如下:

--------------------------

孫文良 (阿良的嵌入式系統技術學習區)

【若需要嵌入式系統技術輔導課程 可來信洽談合作方式: iws6645@gmail.com,亦可先點擊參考這篇介紹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