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顯示具有 期刊論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期刊論文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最近看到關於學術界的一些新聞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這則與台北教育大學和高雄科大相關的鏡周刊的新聞 。

至於事情的更進一步之來龍去脈和結果,或許就只能靜待政府相關單位的調查和後續作為。


這幾年來,與大學/學術界相關的新聞報導其實很多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GOOGLE搜尋)

例如幾年前的台大醫學論文事件

 

而我一直都記得一位 很正派 且 勇於直言 的清大退休教授彭明輝老師,在好幾年以前就常以文章的方式去描述學術界的某些面向,例如:

亡台從五年五百億開始

這樣子的一流大學?呸!呸!呸!

直到現在彭老師還是有在寫文章,像是:

大學為何存在?為誰存在?

我很敬佩這位清大退休的彭老師,願意以文章來分享這些內容。

其實,既然早在至少十年前,就有像是清大退休教授彭老師這樣的內行人出來講話了,

讓我覺得社會大眾應該更積極的去關注和監督公共議題(包含教育界/學術界)才是。

2020年12月3日 星期四

從電機電子工程專業的一個小小議題來看台灣的大學學術界 與 研究所碩博士

有熱心網友覺得上一篇和硬體電路基礎相關的技術教學探討文章的內容太硬(https://jimsun-embedded.blogspot.com/2020/12/arduino.html),並非每個人都具備相關基礎知識,所以他建議可以先列舉出重點。

我完全可以理解他所說的,也很感謝這位熱心網友的反饋(真心感謝),這是很好的建議。

其實我一開始也有想到這個方面,曾考慮過要不要講這麼細,要不要直接歸納結論讓初學者比較能吸收

但其實,嚴格來說,同時也是坦白跟大家說,這文章內容可能是還不到高職電子學基礎理論難度的內容 (或者差不多。當然實際上能在實務上掌握的學生很少,不管是高職生、大學生或研究生,我相信即便連許多電機博士都不一定熟悉,除非他本身長期是做很直接相關的方向且有實際動手參與開發)...我本身是讀高職上來的,到後來讀所謂名校碩士班,其實發現許多人事物方面沒有比較專業

而現在多數人都至少有讀到大學甚至碩士以上

所以這樣反差比較襯托之下,大家就能知道我們的大學、研究所在實際上有多麼虛有其表...也應該比較能理解我平常為何要講這麼多關於大學/學術界務虛不實在的事情

這是希望大家能多務實、多重視實際面,而不要只看表面學歷、頭銜、職務甚至當下的薪水高低來評斷一切,如果要找到好的人,一定要透過一些用心的方式實際去看一個人的實際專業經驗水準、對專業的熱忱、對事情負責任的態度等等。因為就算是一位電機博士,即便學位很高,也早就都修過學校相關課程,甚至發表了很多學術論文,但也未必就懂高職生所懂的專業。我也曾在許多名校碩博士學位論文甚至等級某些工程應用領域蠻高的SCI期刊論文中看到一些很基本的錯誤

而這篇文章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按照我自己對自己的標準不敢稱作)是教學,可能只能算是探討,我自己覺得自己也不是做這方面的專家。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呈現上一段文字所說的學歷經常只是表面的事實 (除非我們的大學的教學和研究內容相當紮實,但實際上是充滿著一堆大外行)

二來,這些文章如果只有講重點結果,就變得跟原本許多人只想拿Arduino來做淺層應用差不多,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也有可能會變得和一些表面上是工程實務應用但是實際內容卻很空虛的學術界論文類似。

畢竟,魔鬼藏在細節裡,從細節內容處即可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