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技術、技職教育的珍貴價值,是你我的生活中所不能缺乏的(必須的),
每個人的「食、衣、住、行」都需要技職教育的成果!
務實致用才是教育的最大目的!
教育絕對不該只是培養一堆打嘴砲和寫廢紙的。
分享嵌入式系統技術文章,開設嵌入式系統相關教學課程,可洽談: iws6645@gmail.com 簡歷: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nliangsun/
‼ 在此推廣一下 適合初學者的【嵌入式系統基礎原理與實務課程】‼
👉 本po文的影片內容為一個簡易的小範例,由8051 MCU GPIO之Output(輸出)驅動LED完成簡易跑馬燈功能。
影片內容包含從操作KEIL C51 IDE的免費評估版對程式碼進行編譯,並且藉由 ISP (In System Programming) 燒錄方式(便宜又好用) 對8051 MCU進行燒錄並觀察執行結果。
.
❓ 看完這篇po文的demo影片,或許有些學員會感到疑惑,這影片的跑馬燈功能,豈不是在學校課程裡面就看過/做過了? 這不是都很簡單嗎?
不用擔心 🥸,其實這些表面上簡單的demo功能的背後,其實有著許多深入的學問和需要學習的基礎觀念,在業界做深入的技術問題時很可能會需要這些觀念,而許多大學學校課程不一定會詳細教背後詳細原理,也可能是學員過去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的較深入的基礎內容。
.
以這個po文的demo影片內容來舉例背後涵蓋的基礎內容,例如:
👉 以8051實際實作範例說明低階語言 (組合語言,Assembly Language)與C語言(高階語言)的實際差異介紹
👉 介紹8051 指令集 (組合語言 其實即為對應指令集 的 助憶符號)
👉 MCU的原廠官方Datasheet技術手冊的基本閱讀能力
👉 MCU內部架構、GPIO架構原理(例如Port0的open drain是指什麼)、暫存器存取、記憶體組織架構
👉 MCU外部介面電子電路原理(與基礎,包含數位電路和類比電路及訊號的基本觀念)
👉 C語言的各種技巧與重點(包含8051基礎應用以外的平台的韌體開發常見內容和觀念),韌體程式流程追蹤與撰寫
👉 整合開發環境(IDE)操作
👉 ISP燒錄韌體之方式,以及燒錄器所對應軟體之操作
上述內容在本學習區所開設的課程內容中都會詳細講述,
.
許多學校課程會講的內容,本課程當然會涵蓋到;而就連許多學校課程裡面沒講到的(詳細細節原理與實務開發經驗),在本課程內還是會學到。
.
註: 這門課的核心並不只是教你8051 Microcontroller,而是關於嵌入式系統(Embedded System)的軟硬體入門理論觀念與技術基礎,
同時也會補充許多「真正的計算機概論」的重要內容,不要懷疑,多數人不一定真的有理解過,包含:
👉 何謂電腦?
👉 何謂嵌入式系統?
👉 何謂跑non-OS及何謂有跑OS的電腦(計算機)系統
👉 何謂CPU? 何謂MCU(微控制器)? 何謂微處理機? 何謂SoC(系統晶片)?
👉 產業相關職缺類別與實際可能的工作內容情況(講師分享自身的產業工作經驗與曾經輔導多位學員的經驗)
👉 以8051 MCU作為範例實作的目標教材,目標是希望學員能打下紮實的嵌入式系統基礎,課程內容中會有一系列的基礎實作教學
.
孫文良 (阿良的嵌入式系統技術學習區)
個人簡介: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enliangsun/
【若需要嵌入式系統技術輔導課程 可來信洽談合作方式: iws6645@gmail.com,亦可先參考 課程招生網頁連結】
幾年前看到交大曹教授的這篇文章[1],印象深刻。尤其是下列的部份:
『有一次和一群產業的朋友用餐,聊到了台灣代工產業的困境,我越講越開心,席間一位前輩越聽臉色越難看,最後忍不住開口說:「台灣很多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其實是在外國公司制訂的規格下代工;不過,我常看到我們的教授跟著熱門題目,量產論文,卻少見他們的研究創造了什麼新的產業,你說我們代工,我覺得從某個角度看來,你們也在代工!」這番話著實讓我沈默了好幾個月。』
『 動手學習是工程教育中不容懷疑的信仰
我去訪問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其實就是個技術學院,隔壁有個蘇黎世大學,很容易造成混淆。ETH Zurich出了20多位諾貝爾得主,蘇黎世大學也有十多位,兩校也競爭也合作,都是非常好的大學。
在那裡,常常有咖啡時間(coffee break),同事們聊天的機會很多,言談當中,我常用不經意地用到「大學」來稱他們,沒想到某天有個教授很嚴肅地說,ETH不是大學,ETH的H是專門學校,他們不喜歡被稱做大學,因為H這個字代表工藝技術的結晶,是種榮耀。一開始我還不太懂這個意思。直到某次,我和一位教授討論編譯器的教學方式時,他的要求很簡單,就是要學生把他寫的程式編譯成可執行檔,並且在他的電腦上執行無誤,那裡的學期只有14週,一學期學生寫得完嗎?學生不抱怨嗎?我很好奇,他卻淡淡的地回答我,如果學生不熱愛寫程式,那他就該去念大學。』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綜合排名全球第6,其中工程和技術領域第4,自然科學第6;在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名列綜合排名全球第14,工程和技術第8;在2020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名列綜合排名全球第20』[2]
ETH Zurich這間學校校名的德文是: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而英文是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Zürich;,其實真的就是技術學院。
看完這些覺得感慨,人家歐洲的這種頂尖技術學院,身為是以身為「技術學院」為榮,且不喜歡被稱作「大學」,而人家的諾貝爾獎得主也沒比較少;
而許多台灣人卻以「大學」這種虛名為尊,長年累月且瘋狂盲目式的追求,台灣在多數領域幾乎沒有什麼真正的技職學院。
相形之下就可以知道為何我們的科技或學術始終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後面。
#技職 #技術學院 #ETH Zurich
REF:
[1] Five Lessons Learned from a Year in ETH Zurich(曹孝櫟), https://charlestsao.blogspot.com/2016/06/five-lessons-learned-from-year-in-eth.html?m=1&fbclid=IwAR239_amem_DFOcIS5ZLU5ptbc1y1sebG_ub7iDqu9jQzCt3rd3pTJGQ7xI
[2] ETH Zurich,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8F%E9%BB%8E%E4%B8%96%E8%81%94%E9%82%A6%E7%90%86%E5%B7%A5%E5%AD%A6%E9%99%A2